不只是一個案:Threads討論串反映的國道拖吊生態,我們該如何建立新秩序?

國道拖吊小插曲:一場誤會,還是一場驚魂?
最近在Threads上看到一篇文章:有位車主在國道爆胎,還沒等到自己叫的拖吊,卻先來了一台陌生拖吊車。駕駛明明婉拒了,但對方不死心,還講些威嚇的話,甚至探頭查看車內狀況,讓人心生畏懼。
車主 one_860330:「 剛剛在國道上輪胎破了,來了一台不是我叫的拖吊車 我已經告知我有叫了 不需要 還態度很差威脅語氣:「好啊 我要檢舉妳 叫警察來開妳單」 還探頭進來看我後座的兒子 遲遲不走一直在我車旁徘徊外加打電話 真是心生畏懼😭」
在 Threads 查看
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?
很多拖吊駕駛會在國道上巡視,看到車輛拋錨就主動靠近。出發點也許是「想盡快排除危險」,但如果處理方式太急、太強勢,反而讓車主誤會是「硬要搶生意」。
法規其實也很清楚:
- 如果故障車 停在車道上,確實需要盡快排除,不分哪一家,都可以先拖到安全地點。
- 但如果車子已經 安全停靠在路肩或避車彎,而且時間不超過一小時,那麼車主完全可以等待自己叫的拖吊,不一定要馬上接受現場的服務。
網友血淚經驗談
這篇文章引發了廣大迴響,許多網友分享了他們親身經歷的「國道驚魂記」,其中最常被提到的就是俗稱的「國道蟑螂」:
關於天價收費與詐騙手法:
kingching96:「這種都是國道蟑螂,會把你車子拖去它們的修配廠,在把車子解體要高額維修費。」
jawelon_love:「國道警察還會配合他們,因為我被拖過,一次8000,就拖到交流道丟著而已。」
water197229:「遇過一次不到兩公里收6500...還被拖去不明修車廠。」
關於法規與現場應對的困惑:
happyamy3456:「警察說高速公路必須用特約的拖吊車?我只好讓拖吊車進行拖吊...日後我有跟保險公司申請拖吊費退款。」
doris_seizethelight:「明明就已經叫了拖吊車來,那個不認識的拖吊駕駛就直接叫警察來開單...去監理站申訴也沒用。」
國道拖吊自保聖經:破解三大迷思
綜合網友的經驗,我們整理了三大關鍵問題,幫助您在緊急情況下保障自身權益。
Q1:我一定要給「第一台到」的拖吊車拖嗎?
A: 不一定!根據網友 x913612 的專業分享與高公局規定,關鍵在於 「您車輛的位置」。
- 如果停在車道上 (極度危險): 為了避免二次追撞,必須由先到的合格拖吊車輛(無論是誰叫的)先行排除至安全區域(如避車彎或交流道下)。
- 如果已安全停靠路肩: 您有權等待您指定(如保險公司派的)的拖吊車,法規給予的等待時間通常是 1 小時。
Q2:警察說一定要用「特約拖吊車」,是真的嗎?
A: 是的,但有個重點!如網友 jacky_lin_09 所說,您保險公司派來的通常也是高公局的特約廠商。重點不在於「是誰派來的」,而在於來的車輛是否為「高公局特約」。您可以請對方出示證件,或直接致電 1968 確認。
Q3:遇到惡意騷擾、報警後警察卻說「不要理他」怎麼辦?
A: 這是最讓人無助的情況。如網友 guihanden 建議,最好的做法是:
- 待在車內,鎖好車門,不要與對方起衝突。
- 持續錄影,清楚錄下對方車牌、外觀及言行。
- 再次致電 1968 或 110,明確告知 「車號 XXX 的拖吊車駕駛正在我車旁徘徊,言語帶有威脅,我感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」。使用「人身安全受威脅」等關鍵字,通常能提高警方的重視程度。
給同行的一點規勸
其實我們都明白,這行辛苦,風險大、收入不穩定,誰不想多一點生意?但請換個角度想:
- 當下的車主心裡慌,最需要的不是強硬推銷,而是安心感。
- 一句「有需要幫忙嗎?」和一句「不拖會被罰喔!」,差別就很大。
- 態度好一點,留下信任,哪怕當下沒拖到,未來也可能成為熟客。
小結
國道拖吊不是角力場,而是救援工作。 車主需要冷靜與安全感,駕駛需要尊重與體諒。
換個做法:
- 車主不再心驚膽跳
- 同行也能多點口碑
這條路上的誤會就會少很多
下載 Road Savior,體驗安心的道路救援
讀完這篇文章,您是否也對國道上的突發狀況感到擔憂?
在 Road Savior 平台,我們承諾:
- 價格透明: 所有合作司機皆須線上報價,經您同意才服務。
- 身份認證: 平台司機皆經過基本資格審核。
- 行程追蹤: App 內建地圖,讓您隨時掌握救援進度。
下次需要協助時,給自己一個更安心的選擇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