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只是一个个案:Threads讨论串反映的国道拖吊生态,我们该如何建立新秩序?

国道拖吊小插曲:一场误会,还是一场惊魂?
最近在Threads上看到一篇文章:有位车主在国道爆胎,还没等到自己叫的拖吊,却先来了一台陌生拖吊车。驾驶明明婉拒了,但对方不死心,还讲些威吓的话,甚至探头查看车内状况,让人心生畏惧。
车主 one_860330:「 刚刚在国道上轮胎破了,来了一台不是我叫的拖吊车 我已经告知我有叫了 不需要 还态度很差威胁语气:「好啊 我要检举妳 叫警察来开妳单」 还探头进来看我后座的儿子 迟迟不走一直在我车旁徘徊外加打电话 真是心生畏惧😭」
在 Threads 查看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?
很多拖吊驾驶会在国道上巡视,看到车辆抛锚就主动靠近。出发点也许是「想尽快排除危险」,但如果处理方式太急、太强势,反而让车主误会是「硬要抢生意」。
法规其实也很清楚:
- 如果故障车 停在车道上,确实需要尽快排除,不分哪一家,都可以先拖到安全地点。
- 但如果车子已经 安全停靠在路肩或避车弯,而且时间不超过一小时,那么车主完全可以等待自己叫的拖吊,不一定要马上接受现场的服务。
网友血泪经验谈
这篇文章引发了广大回响,许多网友分享了他们亲身经历的“国道惊魂记”,其中最常被提到的就是俗称的“国道蟑螂”:
关于天价收费与诈骗手法:
kingching96:“这种都是国道蟑螂,会把你车子拖去它们的修配厂,在把车子解体要高额维修费。”
jawelon_love:“国道警察还会配合他们,因为我被拖过,一次8000,就拖到交流道丢着而已。”
water197229:“遇过一次不到两公里收6500...还被拖去不明修车厂。”
关于法规与现场应对的困惑:
happyamy3456:“警察说高速公路必须用特约的拖吊车?我只好让拖吊车进行拖吊...日后我有跟保险公司申请拖吊费退款。”
doris_seizethelight:“明明就已经叫了拖吊车来,那个不认识的拖吊驾驶就直接叫警察来开单...去监理站申诉也没用。”
国道拖吊自保圣经:破解三大迷思
综合网友的经验,我们整理了三大关键问题,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保障自身权益。
Q1:我一定要给“第一台到”的拖吊车拖吗?
A: 不一定!根据网友 x913612 的专业分享与公路管理部门规定,关键在于 “您车辆的位置”。
- 如果停在车道上 (极度危险): 为了避免二次追撞,必须由先到的合格拖吊车辆(无论有无呼叫)先行排除至安全区域(如避车弯或交流道下)。
- 如果已安全停靠路肩: 您有权等待您指定(如保险公司派的)的拖吊车,法规给予的等待时间通常是 1 小时。
Q2:警察说一定要用“特约拖吊车”,是真的吗?
A: 是的,但有个重点!如网友 jacky_lin_09 所说,您保险公司派来的通常也是公路管理部门的特约厂商。重点不在于“是谁派来的”,而在于来的车辆是否为“特约”。您可以请对方出示证件,或直接致电公路管理部门确认。
Q3:遇到恶意骚扰、报警后警察却说“不要理他”怎么办?
A: 这是最让人无助的情况。如网友 guihanden 建议,最好的做法是:
- 待在车内,锁好车门,不要与对方起冲突。
- 持续录影,清楚录下对方车牌、外观及言行。
- 再次致电报警或联系公路管理部门,明确告知 “车号 XXX 的拖吊车驾驶正在我车旁徘徊,言语带有威胁,我感觉人身安全受到威胁”。使用“人身安全受威胁”等关键字,通常能提高警方的重视程度。
给同行的一点规劝
其实我们都明白,这行辛苦,风险大、收入不稳定,谁不想多一点生意?但请换个角度想:
- 当下的车主心里慌,最需要的不是强硬推销,而是安心感。
- 一句「有需要帮忙吗?」和一句「不拖会被罚喔!」,差别就很大。
- 态度好一点,留下信任,哪怕当下没拖到,未来也可能成为熟客。
小结
国道拖吊不是角力场,而是救援工作。 车主需要冷静与安全感,驾驶需要尊重与体谅。
换个做法:
- 车主不再心惊胆跳
- 同行也能多点口碑
这条路上的误会就会少很多
下载 Road Savior,体验安心的道路救援
读完这篇文章,您是否也对国道上的突发状况感到担忧?
在 Road Savior 平台,我们承诺:
- 价格透明: 所有合作司机皆须线上报价,经您同意才服务。
- 身份认证: 平台司机皆经过基本资格审核。
- 行程追踪: App 内建地图,让您随时掌握救援进度。
下次需要协助时,给自己一个更安心的选择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