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車翻覆影片分析:魚塭泥地作業的4大安全守則|道路救援必看

吊車翻覆影片分析:魚塭泥地作業的4大安全守則|道路救援必看

前幾天我在滑 Facebook 的時候,看到一支讓我差點笑噴的影片。一台吊車正在吊起一輛泡水的小轎車,看起來作業進行得差不多了,結果下一秒——整台吊車居然自己翻車、跌進魚塭裡!

真的是「吊人未成,反吊己身」。

影片來源: Facebook Reel

🎬 影片裡發生什麼事?

場景是一處魚塭邊,一輛明顯泡水的小轎車正被吊起。吊車司機的操作看起來是想把車從魚塭吊到岸邊的平地,不過車子還沒放上來,吊車自己先撲街了。

整台吊車在轉向時突然失去平衡,前傾翻覆,連人帶吊臂直接砸進魚塭,旁邊群眾驚呼連連,還有人笑到崩潰,現場氣氛簡直像在拍意外綜藝。

💬 網友留言超精采

留言區完全炸裂,各種吐槽、嘲諷、技術分析應有盡有:

「這是一個傻逼開的吊車」

「還不收桿,玩高空彈跳喔?」

「吊得越高,翻得越快」

「警報器響成這樣還硬吊?」

「智障自己硬要用車身體驗槓桿原理」

「這種技術也能開吊車?」

一邊笑一邊看,整個留言區彷彿吊車業界的公開審判大會。

✅ 我的專業分析(我也是吊掛人)

看完影片我忍不住搖頭。這場事故,其實問題非常明顯,而且完全可以避免。

1. 吊太高,轉向又沒先降低高度

影片中,車子被吊得非常高,目測大約有三、四樓的高度。

如果下方沒有障礙物,其實吊掛時越低越安全。吊得越高,風阻越大,晃動幅度越強,重心也越容易偏。特別是在轉向或移動時,如果沒有先放低車身、調整重心,一旦地面有一點不穩,整台吊車就會往前傾倒。

講白一點:高空移動重物,是吊車的大忌。 能低,就不要高。這不是在炫技,這是在保命。

2. 車內積滿水,重量超標

這不是一般泡水車,是滿滿一車水的車。如果不先排水,重量遠超預期,直接加大吊掛壓力。這樣硬吊,對吊車本身的負擔非常大。

3. 警報器狂響卻不停手

影片中警報器「嗶嗶嗶」地響個不停,代表吊車已經超過安全角度或載重範圍。但司機完全無視警報,繼續操作,這根本是把警報器當作背景音樂在聽。

4. 魚塭邊的泥地超級危險

最後這點才是壓垮吊車的最後一根稻草。這類魚塭旁的地形幾乎都是極鬆軟的泥地,我自己也有親身經歷——這種地面根本沒辦法承受吊車側向的壓力。

如果沒有鋪設鋼板、木板等分散受力裝置,吊車的腳撐一壓就陷,整台車很容易失去平衡。更重要的是: 這種地板一定要慢、穩、低。

吊掛作業時,車吊得越低越好,重心越穩,即使地面有些陷落,頂多車身傾斜一下,不至於整台翻倒。 但如果一開始就吊得高高的,地又陷下去,那重心一偏,吊車直接翻給你看,連反應時間都沒有。

📌 我給吊車同行的幾個提醒

要避免這種「吊人變吊自己」的悲劇,以下幾點務必注意:

  • 泥地=危險地形,一定要墊板,分散重量

  • 吊掛重物時,轉向前先放低高度,調整重心

  • 泡水車要緩慢吊起,讓水慢慢排出,不可一次就吊起來

  • 警報器一響,代表吊車快要危險了,司機要特別小心,避免翻車。

🤣 結語金句

吊車不是在表演空中飛人,吊得穩才是老司機。 地不穩、車又重,翻給你看剛剛好。

每一次吊掛作業,都不是小事,專業與風險判斷同等重要。不怕吊不動,只怕判斷錯。做這行,敬畏重物、謹慎作業,才是長久之道。

您的全方位運輸與救援平台

無論您需要道路救援、專業搬家、貨物運輸,還是吊車服務,Road Savior 都是您最可靠的夥伴。立即下載,體驗一站式解決方案。